【廉政故事分享】古代清官的数字雅号

2020-06-04

【党章 党规 党纪】

按照《中共天津大学委员会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天津大学2020年党规党纪宣传月实施方案》相关要求,求是学部开展系列线上党规党纪宣传教育特色活动,推出廉政故事分享系列主题,通过廉政知识、案例及故事的分享,弘扬民族清风正气,继承优良作风,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使党章党规党纪深入每一位党员的内心。

古代清官的数字雅号

    在华夏五千年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清官廉吏,人们根据他们的事迹,数字绰号赠他们,以朴素的形式表达对这些好官、清官的爱戴和敬仰,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古代清官的数字雅号。

半鸭知县。清康熙年间,于成龙在任广西罗城知县时,廉洁自律,寸礼不纳,安于清贫。一次,他的儿子千里迢迢从老家来探亲,在返回家乡时,他没有什么给儿子,只能把厨房里的一只咸鸭割下一半给儿子带在路上。这件事流传开来,人们都称他为“半鸭知县”。

 

一钱太守。东汉时期,刘宠任会稽郡太守,操守清正,政绩卓著。在他离任前,会稽老百姓为感谢他,自发拿出家中的钱,推选了当地几位长者去送他。然而即使众人苦苦相劝,刘宠坚决不受。最终双方各退一步,刘宠就象征性地收下了一钱。从此,“一钱太守”的美称便在当地传开了。

 

二不尚书。明代范景文,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要职,始终清正廉明,从不以权谋私。在任东阁大学士时,为杜绝亲朋好友的请托,特在府门上书六个大字:“不受嘱,不受馈”,以明心迹。此举让老百姓交口称赞,尊称他为“二不公”或“二不尚书”。

 

三汤道台。清代汤斌,在担任陕西潼关道台期间,廉洁自律,居家持俭,一日三餐多是清汤,少有荤腥,加之他为政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于是有了汤斌“为政清白像豆腐汤,生活简朴像黄连汤,于世道人心则像人参汤”的说法,“三汤道台”的雅号就此广为流传。

 

四知先生。汉代杨震一生为官清廉。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途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听说后,为报答从前的举荐之恩,特备黄金十斤,趁夜深人静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严厉批评了王密。王密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杨震说:“你顶天而来,天知道;踏地而来,地知道;携金而来,你知道;赠金与我,我知道。既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不知。”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太守”“四知先生”。

 

五代清卿。隋朝袁聿修,历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和隋五个朝代,历任尚书郎、太常少卿、信州刺史、都官尚书等要职,为官五十余年,两袖清风,素有“清郎”之称。袁聿修曾巡察各地,老朋友邢邵,派人送给他一些白绸作为礼物。袁聿修在退还白绸之时修书一封,上面写道:“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邢邵欣然领会,回信说:“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后人因此称袁聿修为“五代清卿”。

 

以上文字摘自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http://www.ccdi.gov.cn/lswh/shijian/202002/t20200221_211914.html

图片摘自 百度图片库

感悟分享:

曾琦翔: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从政为官的准则,虽“居庙堂之高”,仍“忧其民”,胸怀宽广、心系百姓,成为后人学习、歌颂的典范。当今的从政为官者要学习这些“清官”的优良品质,不为外界环境所诱惑,永远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

杨超莹:

我国古代有很多清官名垂青史,流芳千古,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敬仰。古代清官也是“六大纪律”中廉洁纪律的优秀案例,廉洁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从事公务活动或者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的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廉洁用权的行为规则,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重要保障。

王溪:

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之中不断涌现出一位位清正廉洁的“父母官”,为政者刚正不阿,两袖清风。百姓起的这些雅号,正是对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可与敬慕。古代“清官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廉政文化理论的思想支持。对于我们青年来讲,加强对“清官文化”的认识学习,有助于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增强自律性与自觉性。大力宣传清官的清廉思想和事迹,对于在全社会形成反贪倡廉的社会风气,促进廉政文化建设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