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6
2021年5月3日晚,天津大学第二十八届十佳杰出青年(学生)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求是学部2017级本科生孟悰延获评“天津大学十佳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并获得“最佳人气奖”。下面让我们一同聆听他的青年故事,关于志愿,更关于信仰。
孟悰延,求是学部2018级本科生,天津市四星级志愿者,天津大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天津大学第十六期太雷班副班长,连续两年担任天津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成员,求是学部学生班主任、朋辈导师。他永远是,一名立志回馈社会的志愿者,一束渴望点亮漫天星火的微光。
谈到为什么做志愿,孟悰延这样说道:“在自己求学天大的路上,屡屡受到了来自国家与社会各方各面的帮助,一路感受着身边的温暖。于是,身处前进的时代,一颗雷锋的种子便深深扎根在了我的心中,我向往着将我得到的感动和温暖,传递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从一开始做志愿,我就能体会到发自心底的快乐,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随着做志愿次数越来越多,这种感觉也愈发深切。”
四载志愿时光,他参与和组织残运会、达沃斯论坛、疫情防控、教育帮扶等志愿活动519次,包含5项国家级志愿服务,累计受众92000人。在天大这座承载着爱国奉献传统的学府,志愿服务始终是他本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四年1010小时的志愿时长正是他为践行传递温暖、报效国家的信念交上的答卷。
残运赛场,他是本科生志愿者骨干,也是场馆器材组的组长。18天的赛程中,他从未缺勤一天,并主动承接本职以外的岗位任务;对于志愿者出现的时间冲突等问题,他积极协调,以保障每一名参与者的权益和体验。赛后他也收到了来自组委会的书信表彰。
疫情袭来,他第一时间加入家乡抗疫青年突击队。19个日夜严阵以待,30天站岗坚守一线,为全村210户居民保驾护航,让天大人的担当在县里口口相传。他用一次次线上家教为医护人员坚守后方;带动60名志愿者自制近四百个暖手宝,为寒风里的医护人员献上天大温暖。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天大人的赤诚奉献和勇敢担当。
作为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反哺家乡是他牢记心中的信念。三年三次前往河北困难乡村支教,6个学期,打造48节精品课程,成为了孩子们看世界的窗户。邀请天大名师与学生们相聚云端,将支教成员单一输血,转变为整合天大资源集中造血。支教队书写了连续三年为乡村学生筑梦的故事,真正实现“不走的支教”。
他还积极将天大品牌“云课堂”活动带到了支教地,让天大优质教育资源与孩子们相聚云端,并推动形成长期云课堂模式,实现“不走”的支教。
一路走来,赛事、科技、生态、教育,做志愿,也可以遍揽浩瀚星河,忠于纯粹热爱。在躬行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他的志愿事迹获得了中国青年志愿者、中国青年报、达沃斯筹委会、天津大学新闻网等多个平台报道。这份肯定,也化作了他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
今年已经是孟悰延在校青协的第四年。他以需求者为本、以志愿者为本,推进天津大学志愿服务工作改革,推动校院青协职能由内部参与型向组织建设型转变,让志愿资源和志愿机会面向全校师生共享。他协助出台6份志愿服务相关制度文件,往返新老校区开展7场志愿宣讲会,13次的一对一讲解,将志愿汇使用规范和志愿工作改革条例成功推广至全校。
他推动建立志愿项目制,打通师生志愿渠道。发布“校园美化”、“志愿助老”等六大志愿专项,与天津市、河北省等数十个社区,数十所福利机构达成合作,形成特色的志愿基地与志愿服务项目,构成“校园—社区—福利机构—重要事件”等全方位的志愿平台架构,搭建起志愿服务招募制和申报制并行的志愿服务体系,让更多人了解志愿、参与志愿、爱上志愿。
他参与筹备、组织“智慧空间站”科普志愿服务专项,项目获评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和天津市2021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六个一批”先进典型;组织开展99公益日活动,获评公益同行者线下通道第一名。而他深知,这一切奖项,都是来自于广大师生的志愿热情。
全面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改革后,全校志愿活动发布数量较往年实现两倍增长,年度总服务时长突破9万小时,参与志愿活动人次超11000人。志愿改革,让一件“蓝马甲”变成了一百件“蓝马甲”,越来越多的微光汇聚在了一起,志愿服务的合音愈显力量!
连线五省六地,15次志愿帮扶助力产业、教育振兴。从省级贫困县到圆梦天大,再到见证着家乡的飞速发展,他是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亲历者和受益者。
他随队前往滨海新区友爱村,和团队助力产业扶贫,帮助当地销售1500吨滞销冬枣,彰显“天大智慧”。
他组织开展“守护希望,团圆香荷”端午义卖活动,助力当地农村数百名留守儿童的妈妈回乡就业,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义卖的饰品挂件均为由甘肃正宁县当地农村母亲手工制作,义卖所得收入也悉数交付到了她们手中。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怀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他加入天大研支团并担任总团长,毕业后将前往甘肃宕昌支教一年,为西部地区教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真正从往日的脱贫攻坚受益者走向乡村振兴建设者,让天大人的家国情怀和奉献传统书写在更远的地方。
四年前,那个刚入学的少年,怀揣着一颗奉献初心,选择踏上志愿之路;四年后的今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八个大字已经在他心中镌铭如铜刻。他坚信,做一束微光,也能够点亮漫天星火。作为一名天大人,他立志用实干践行奉献初心,将小我融入家国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