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3
基本信息
职务:博士生导师
职称:教授
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研究方向:膜和膜过程
招生专业:材料与化工
Email:gaowg@tju.edu.cn
招收类型:全日制博士生、非全日制博士生
校企合作项目名称:“自具孔聚合物膜的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导师介绍:建成了表面偏析抗污染膜生产线,实现了仿生膜规模化制备。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转化废水近零排放及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建立了全过程技术示范工程。主持完成了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的我国第一套百万吨乙烯和千万吨炼油装置污水回用膜工艺集成优化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CO2分离膜材料及规模化制备技术”,建成了日处理量达12240 Nm3的膜法分离CO2示范工程。讲授包括全英文课程在内的多门课程,其中《化工分离过程》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与中科院过程所、高能物理所、工生所等科研院所,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院等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承担了《化工分离技术》校企联合课程教学团队教改项目。
项目简介:有机溶剂体系分离是石化、制药、电子等产业的重大需求,我国年均有机溶剂消耗量达 2500 万吨,并呈迅速上升趋势,2021 年全球溶剂市场价值 233.5 亿美元。膜技术作为一种绿色低碳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已广泛应用,但在有机溶剂体系中的应用研究明显滞后。有机溶剂体系分离作为典型的分子分离过程,组成复杂多样,溶质(200-2000 Da)与溶剂(<200 Da)及溶剂与溶剂之间分子尺寸相差小、物理化学性质接近,属典型高难分离物系,对膜材料的孔径及分布、孔表面性质、通道长程有序性、化学可修饰性和稳定性均提出更高要求。自具孔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端分离膜材料,具有永久开放孔道,孔隙率高、结构易设计、功能易调控、本质稳定,有望成为新一代有机溶剂体系分离膜材料,但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项目基于高通量设计、高精度构筑、高效应用相融合的范式,围绕膜材料设计-制备-结构调控-应用机制-过程强化的全链条,开展高性能自具孔聚合物膜材料制备与应用的前沿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引领自具孔聚合物膜材料在分离领域的发展。有望在自具孔聚合物膜材料设计制备、成膜机制与膜结构稳定机制、限域传质理论等共性关键技术与重大基础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双碳”目标实现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项目合作企业: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企业导师简介:李犇,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化工领域。曾承担过“基于分子工程的吸附分离关键核心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海油发展重大专项、“原油直接制化学品强化反应及强化分离工艺研究”中国海油集团公司重大专项、“芳烃吸附分离技术工业示范”中国海油集团公司三新三化项目、“乙苯吸附剂及吸附分离工艺”海油发展科研项目等科研项目。目前正在承担“大型芳烃吸附分离成套技术开发与工业化应用”中国海油集团公司重大专项和“中下游生产装置CO2捕集技术比选与优化研究”中国海油集团公司重大专项。曾获2020年度石油工程建设优秀咨询奖、2021年度石油工程建设优秀勘察设计奖、2021年度石油工程建设优秀咨询奖、2021年度中海油天津院科技进步特等奖等。
个人主页:姜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