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8
(通讯员:张洪瑞) 3月28日下午四点,求是学部机械工程党支部以线上学习的方式开展了本学期第四次组织生活,党支部全体党员、部分积极分子参加。程凯利同志作主讲人组织“读回信 悟初心”主题学习,而后在德留学的郝悦彤学姐分享国际防疫形势见解。
程凯利同志首先从内容上讲到,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激励广大青年勇挑重担、继续奋斗。信中说:“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总书记在回信中鼓励更多的新时代新青年们不畏艰难,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随后从信背后的故事讲到几位年轻党员医生吴超、王奔等表达自己的决心,引出更多90后的故事,有扶贫干部肖华龙、90后民警徐持璇、23岁北大毕业生援藏支教等,彰显出当代青年勇挑重担的责任感。支部成员倍受鼓舞,纷纷分享起发自内心感受。
随后,曾为机械党支部一员,在德留学的郝悦彤学姐以德国政府及人民对疫情态度变化为切入点,从资源、民性、文化差异等方面进一步对中西方防疫局势剖析,抒发见解。同志们纷纷表示学姐的分享,给我们开阔了视野,我们不能盲目自信,要善于辨别真伪,理性分析。
王溪同志说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在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曾几何时,在老一辈看来,我们这些出生在改革开放后富裕年代的孩子,是在蜜罐儿里泡大的,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可能会有点自私,有点任性。但这次回信给我们提了醒,我们这一代青年即将接替父辈的接力棒,成为建设祖国的主力军,我们的肩上要承担起责任。长征五号“胖五”的科研团队的平均年龄不满33岁,很多都是九零后。在4.2万余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这些都说明了我们有一部分九零后已经能够祖国堪当大任,我们应该时刻提醒鞭策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用奉献与责任绘就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担当。
许睿同志说:援鄂党员彰显青年本色,书记回信赞赏堪当大任。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北大90后援鄂医疗队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不畏艰险、冲锋在前,青年人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大疫之前,方显制度优势;共克时艰,铁肩中国青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我们青年一代与人民同在,和祖国一道,共时代前进,践行入党誓言、无悔绚丽青春,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杨雨馨同志说:广大青年同一线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计个人得失,不惧生死,为国家为我们每个人的安定幸福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在此刻,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勇担责任与使命,将青春播撒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这是青年人对父辈们最真切的承诺,这也是青年人为少年做出的最好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出,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希望。作为一个青年,我们要在成长中积淀,踏实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把理想信念化为行动,把我们的入党誓词落在实处,让我们的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马润玮同志呼吁大家:援鄂医疗队的全体“90”后党员,以青年英姿,应国家号召,勇挑重任、奋发有为,是广大青年党员的共同榜样。因为有了他们,患者得到了及时的医治,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亿万人民群众的心感到踏实而充满希望。读总书记回信,我倍感青年一代的时代责任重大。我国的发展进入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新时代,各行各业都需要青年人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去拼搏进取、锐意创新。作为青年党员,更应紧跟时代、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同志们,让我们趁风华正茂,惜青年韶华,用拼搏的汗水浇灌青春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