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召开师生座谈会

2022-05-13

(通讯员 王红玉)2022年5月6日下午,“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于北洋园校区37教学楼212会议室召开师生座谈会,畅谈学生在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思想、学习与生活,就新工科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学习体验、文化氛围等进行面对面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党委常务副书记王树新,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顾佩华,教务处处长王世斌,机械学院党委书记孙月海,平台各共建学院副院长、教师代表,求是学部辅导员、教务员,以及“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3个年级共13位学生代表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求是学部党委书记单小麟主持。

 

顾佩华首先回顾了平台成立的使命和意义,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天津大学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快速推进新工科建设,成立首个新工科校级引导性平台——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注重学生的创造力、跨学科交叉能力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能够引领和塑造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他鼓励在座的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成为能够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科学家或卓越工程师。

 

同学们积极回应顾佩华院士,他们围绕专业课程设置、个性化培养方案、时间管理与自我提升、未来发展、文化氛围与自豪感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他们高度认同人才培养过程中夯实数理基础、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科交叉融合改革,同时希望学部在课程改革创新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更多创新,在课程衔接、学生评价等方面继续突破和完善。

 

参会领导与教师们与学生们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做出了回应。教师们对“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学生们表现出的很强的适应力与学习能力表示高度赞扬,他们鼓励同学们铭记求是人先行者的理想与信念,保持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提升个人主动性,充分利用平台的跨学科资源,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提高个人的能力与水平,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一流贡献。

王树新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平台改革的显著成效,对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善于反思的学习态度和敢想敢做的学习作风给予高度赞赏。同时,王书记对于平台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四点工作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个人能力。鼓励教师在世界快速发展和变化的环境中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应对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平台应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在传播科学知识上学为人师、在弘扬科学精神上身体力行。二是整合共建学院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学生个性化发展路径。面向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梳理知识模块重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衔接、设计流转机制,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与时间管理能力,给予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多元化成长路径。三是以项目制为牵引,探索实施具有新工科特色的现代导师制度。改变传统“一对一”导师制模式,以多学科交叉项目为载体,探索实施“多对一”的现代导师制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跨学科交叉能力。四是改革学生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品格、思维和能力的考核力度,实现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和对教师因才任教的精准化评聘机制。

“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将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平台组织模式、师资评聘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的综合改革,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未来卓越工程师。